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玄禅思潮使自然成为审美对象

时间:2019-12-31 21: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何劲松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禅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无法用语言表达。释迦牟尼迫不得已用一朵鲜花作为象征,将自己的证悟展示给大家,而弟子迦叶也正是通过这朵鲜花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禅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无法用语言表达。释迦牟尼迫不得已用一朵鲜花作为象征,将自己的证悟展示给大家,而弟子迦叶也正是通过这朵鲜花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由此,花和禅似乎也有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就中国画来讲,花鸟乃至山水能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对象,着实依赖于魏晋时期玄禅思想的铺垫,尤其是“道”、“心”本体论的支持。

  老子说“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主张“道法自然”。庄子也认为“道”自本自根,超越于一切之上。《周易》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此决定着天地万物的生成、运动与变化。《系辞》区分“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认为不可见的“道”即存在和表现于可见的天地万物之中,如王夫之所言,“道与器不相离”,“不可象者即在象中”。在艺术家的眼里,山水花草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道”的表现形式,并且只有作为“道”的表现形式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才具有艺术价值。由于“道”是普遍存在的,艺术作品就可以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来把握“道”,同时只有把握了“道”的艺术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禅学论“心”,亦同于玄学论“道”,认为“心”是世界和人生的真正创造者,也是解脱的主体和动因。“心”亦称作“佛性”,既超言绝相,又与万相不相分离。僧肇认为,“至虚无生”的佛性本体就在生意盎然的“六情”、“诸法”之中,也就是说佛无处不在,一花一草都显现着真如佛性,与主体心灵息息相通。于是,山水花草就不再是原先那种有限个别的世界,不再是冷漠疏远的纯然外在物,而是一个充满无限意义的存在。在禅家看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可以说,佛性的光辉使山水花草充满了情趣和意味,从而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在僧肇那里,般若佛性对认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其心”,一是“实其照”。“虚其心”就是否定世俗认识,体悟“性空”本体,即“至虚无生”的实相;“实其照”则是“从寂灭中出,住六情中,感应诸法,会通万物”,即看到有趣鲜活的俗相。僧肇认为,“圣人”的“圣心”是这两个统一。他说:“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是知而未尝知也”。不难看出,僧肇学说所代表的主客两忘、真俗无别、内外相与、物我俱一的全新思维模式与中国审美精神,特别是同审美境界论息息相关。

  由于“道”和“心”既存在于具体的客观事物之中,同时又不可见,所以中国哲学在认识论上特别强调一种直观的领悟,即老子所说的“惚兮恍兮”,亦即禅学主张的直觉顿悟。本着“道”、“心”的这一特点,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自然,绝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摹仿,而是以“道”和“心”为原则,对自然重新进行组织、加工、提炼,借以显示生命的和谐结构,以及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

  在玄禅思潮的作用下,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形成主客两忘、物我一如的认识模式。“物”与“我”不再是对立的、异己的;“物”不再只是“人”的衬托、喻体、背景。由此,自然界的美也就不再依附于“人”,其自身即具有无限的意蕴,成为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的真正独立的审美对象。自然美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带任何明显的社会功利性,这也正是禅的根本精神。禅之所以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中获得所谓宇宙目的,就在于天地万物本身是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花开草长,鸢飞鱼跃,月落星移,它们自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的。禅学追求“无心合道”,然而就在这“无心”与无目的性之中,却又似乎可以窥见那个使之所以然的“大心”、大目的性。玄禅思潮使自然成为审美对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