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孝道与佛教中国化

时间:2019-12-31 2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黄丁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佛教起初并不特别强调孝道,而是视人生为苦海,不娶妻生子。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受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排斥和攻击,并被斥为不忠不孝,违礼背德。

 

  “孝道”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化佛教——“中国佛教”的重要内容。佛教为了适应儒家伦理思想,“或者是在译经过程中就以儒家伦理为标准作出增删;或者是在阐发佛理时作出迎合儒家伦理的引申发挥,有时干脆在佛教中加入儒家名教的内容”。笔者拟以“孝道”为切入点,勾勒出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中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历程。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因其独有的出世倾向,与中国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显得格格不入。佛教起初并不特别强调孝道,而是视人生为苦海,不娶妻生子。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受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排斥和攻击,并被斥为不忠不孝,违礼背德。成书于汉魏之际的《牟子理惑论》是最早体现佛儒之间对孝不同看法的佛教典籍,其内容主要包括:沙门是否应剃发毁服?是否应出家抛妻绝嗣?是否应跪拜父母?对于上述问题,《牟子理惑论》援引《孝经》与孔子言论,说明佛教认同儒家的孝道,只是二者的效果和表现方式各异罢了。例如,在面对有人攻讦佛陀的“以父之财施与远人。国之宝象以赐怨家,妻子自与他人”的“不孝”之行时,《牟子理惑论》反驳道:“须大拏睹世之无常,财货非己宝,故恣意布施,以成大道。父国受其祚,怨家不得入,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不为孝,是不为仁,孰为仁孝哉!”也就是说,在《牟子理惑论》看来,佛陀的这些行为表面上虽违背儒家的“孝道”,但其结果则使父母兄弟亲人得以成佛。因此,佛陀之行乃是更大的孝,是符合儒家之“孝道”的行为。这是佛教主动融合儒家孝道观念的初步尝试,进而开启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佛说盂兰盆经》由西晋的竺法护翻译而成,其主人公目连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传说神通第一。然而,目连眼看着母亲变成恶鬼而无能为力,甚至连送碗饭都难以做到。出于对母亲的孝顺,目连听从佛的建议而斋僧。《佛说盂兰盆经》中“皮骨连立”的母亲形象与“大叫”、“悲号涕泣”的孝子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与佛教初传入中国之时弃亲绝嗣、出家为僧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孝”与佛教的“斋僧”仪式在《佛说盂兰盆经》中实现了联结。《佛说盂兰盆经》的作者将“供养”十方众僧视作“孝”的实践,在他看来,只有靠十方众神之力才可使祖先亡灵得以解脱,才是真正的大“孝”。除此之外,《佛说盂兰盆经》中还强调于每年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以“离饿鬼苦”,度脱地狱亡灵。而祭祀祖先一直是中国儒家“孝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孝亲”为出发点,以“供养”为仪式,以度脱亡灵为目的的《佛说盂兰盆经》,由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从而为以其为基础发展出的盂兰盆节在华夏大地的广泛接受提供了契机。

  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东晋时期进一步融合,以孙绰和庐山慧远的理论实践为代表。在《喻道论》中,孙绰提出“佛即周孔,周孔即佛”的说法。所谓“周礼”,其核心观念之一便是“孝”,且“周礼”又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支持下,孙绰针对“须大拿不孝不仁”的指责反驳道:“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若匍匐怀袖,日御三牲,而不能令万物尊己,举世我赖,以之养亲,其荣近矣!昔佛为太子,弃国学道……游步三界之表,恣化无穷之境……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场。以此荣亲,何孝如之。”与《牟子理惑论》的逻辑一样,孙绰认为在家侍奉双亲是小“孝”,而出家修道弘法则是至大的孝亲荣亲之举。此外,《喻道论》还论证了佛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与儒家思想之间的一致性。

  慧远与孙绰几乎生活在同一时期,他的《沙门不敬王者》《三报论》《明报应论》和《沙门袒服论》等著作虽然都是站在维护佛教的立场,但是均对儒佛进行了调和,而调和的联结点便是“孝”。在慧远看来,虽然儒佛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佛教有其最重要的慈悲精神。慧远认为,正是这种慈悲精神,可以在佛法中开出“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世间的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的“孝敬”,以父母为主要对象。“出世间的孝”就是“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即劝诫父母持守佛教五戒,信仰佛教,获得解脱。此外,在“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基础上,慧远进一步提出了“在家”与“出家”之别,在家的佛教徒应该尽忠尽孝,这就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礼仪相结合。至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归心篇》中指出,应降低孙绰、慧远们所着重突出的“大孝”,适当平衡道俗之关系。从慧远以佛教为立场到儒佛等量齐观的历程来看,佛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一步步中国化。

  无论是《牟子理惑论》,还是孙绰的“佛即周孔,周孔即佛”,抑或是慧远的“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均表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孝”为联结点,不断走向与儒家文化的融合。这一历史进程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历史的一个侧面。当然,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并非只是佛教单方面地与儒家文化融合的历史,而是佛教与儒家文化互动共融的历史。“孝”与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宗教中国化、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和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探索提供了理论思考点。孝道与佛教中国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