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僧伽生平和僧伽信仰考(2)

时间:2019-12-31 21:38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作者:孙应杰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本文从唐代道宣律师所记载的僧伽参加佛教活动的史料入手,考证了僧伽的生平,将其明确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僧伽生平的活动轨迹

  《僧伽传》明确记载,僧伽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三月二日圆寂,俗龄八十三,“在本国三十载,化唐土五十三载”。由此可推断僧伽当生于唐贞观元年(627),并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来华。《僧伽传》说僧伽“始至西凉府,次历江淮,当龙朔初年也”。《普光王寺碑》也说僧伽“龙朔初忽乎西来,飘然东化”。《普照国师传》则说僧伽“年三十,自西域来,唐高宗龙朔中至长安、洛阳悬化,遂南游江淮”。三者都提到龙朔(661—663)年号,这说明僧伽自显庆二年(657)从中亚沿着古丝路东来,先在西凉府落脚,直到龙朔初年(661)才到长安。僧伽在中土的传教弘法活动,从龙朔初年开始到景龙四年去世,长达五十年时间,根据有关史料研究,可以划为四个历史时期:

  1.终南驻锡时期(661—667)。这一时期僧伽驻锡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云居寺,积极参加了长安佛教界的活动,并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声誉。这有南山律宗的祖师道宣所撰的《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以下简称《戒坛图经》)的记载可资证明,④ 现摘录如下:

  余以乾封二年二月八日及以夏初,既立戒坛,仍依法栽受具戒,于时前后预受者二十七人。并多是诸方,谓雍州、洛州、虢州、浦州、晋州、贝州、丹州、坊州、陇州、澧州、荆州、台州、并州。如是等州,依坛受具,故引大略,知非谬缘。诸有同法之俦,游方之士,闻余创建,兴心向赴者,略立名位,取信于后:终南山云居寺大德僧伽禅师,京师西明寺大德真懿律师,京师弘法寺大德恒善律师,终南山云际寺大德悟玄律师,京师西明寺大德薄尘法师,京师大慈恩寺大德弘度律师,昭陵瑶台寺大德道诚律师,终南山龙池寺智善律师,京师光明寺新罗国智仁律师,华州西岳沙门法藏禅师,终南山宝德寺道光律师,荆州长沙寺智藏律师,荆州景元山无行禅师,荆州覆船山玉泉寺弘景律师,并州六通寺智琮禅师,润州明庆寺玄寂律师,衡州南岳云峰寺义本律师,洋州傥城寺道寂律师,荆州天王寺道誉法师,荆州四层寺智蝽禅师,京师西明寺大慈律师,京师西明寺四依律师,齐州东岳沙门明藏禅师,荆州安宝寺慧忍禅师,荆州善集寺道格禅师,台州天台山白岩寺慧庄禅师,襄州岘山报善寺慧律师,荆州升觉寺慧琏禅师,荆州开圣寺慧俨禅师,荆州陟屺寺慧奖法师,荆州无量寺玄赜法师,洛州天宫寺守节法师,晋州沙门昙奖法师,东岳沙门明恪律师,京师空观寺行滔禅师,秦州I麦积崖沙门法度禅师,虢州大兴国寺义方律师,荆州长沙寺德行律师,京师弘济寺怀素律师。

  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提到僧伽的文字,是僧伽同时代僧人记载僧伽从事佛教活动的惟一史料,又是当事人亲笔所记,其真实性自不用说,更由于道宣的身份,这一记载对研究僧伽具有的信息量和价值无与伦比。

  道宣,生于隋开皇十六年(596),比僧伽大31岁。他曾先后在终南山丰德寺、净业寺著书立说,研究弘扬《四分律》,创立了南山律宗,被尊为南山律宗祖师。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奉敕在终南山净业寺创立戒坛,为佛门传戒受戒制定了一整套仪轨,一直传到今天。这样一位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将僧伽作为第一名高僧大德写入自己的著作,说明这一时期僧伽不仅积极参加了长安佛教界的传教弘法活动,而且表现突出,贡献很大,从而深受道宣的推重。僧伽在这一时期就已在佛教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为他今后在中土的传教弘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化行江表时期(667—696)。这一时期僧伽驻锡在江南嘉禾的灵光寺,教化当地乡民,深受乡民的信服。这在《僧伽传》中有明确的记载:“初伽化行江表,止嘉禾灵光寺。彼泽国也,民家渔梁赠弋交午。伽苦敦喻,其诸杀业陷堕于人,宜疾别图生计。时有裂网折竿者多矣。” 但僧伽何时去江南没有交代。从上文道宣的《戒坛图经》所记可知,僧伽在乾封二年(667)二月八日和夏初两次参加了道宣在净业寺举行的开坛传戒大典,因此,僧伽离开长安下江南最早也在乾封二年夏初参加传戒仪式之后。唐初,东南沿海一带还是水乡泽国,尚未开化,黎民百姓多以渔猎为生,生计艰难,而杀生尤重。为了教化百姓,普度众生,僧伽离开长安,飘然东去,南下江表。僧伽在江南的教化取得了很大成功,很多乡民在他的苦苦劝导下, “裂网折竿”,不再渔猎,而“别图生计”。从当时生产力发展情况看,主要还是开荒种地,从事农耕,嘉禾地区后来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产粮基地,可以印证这一点,这里也渗透着僧伽的一份心血。

  3.显圣淮泗时期(696~708)。这一时期僧伽先是“隶名于山阳龙兴寺, 自此始露神异”,后又到泗州乞地建寺,“由此奇异之踪,旋萌不止”,① 广受民众崇拜。僧伽何时来到山阳,《僧伽传》记载为“当龙朔初年也。” 《普照国师传》则说“武后称周帝,号武氏周。万岁通天(696—697)中,有制:番僧乐住者听!遂隶楚州龙兴寺。” 上文已说明龙朔初年僧伽刚到长安,驻锡在终南山,不可能来山阳(楚州),因此僧伽来楚州的时间当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问。当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僧伽南下江表时到过楚州,但未曾长住,直到万岁通天元年才北上楚州,来龙兴寺隶名驻锡。刘怀玉先生在所撰《淮河水神和西游记》一文中,摘录了明杨大伸纂辑的《淮阴龙兴寺志》卷三的记载:“僧伽大士,碎叶国人,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诏番僧配寺,所在皆配住。时僧伽自碎叶国来,住楚州法华禅院,意淡如也。郡丰登桥下有井,俗传井有怪龙,必作暴水,郡中当沉没。僧伽因架石井上,作庙名‘大圣’以镇之。”② 这一记载不仅说明了僧伽来楚州的具体时间,而且以神话来反映僧伽来楚州治水救民的作为。唐代的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人海水道交汇处,是商旅必经的物资集散中心,十分繁华,而黄河、淮水又常常在这里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僧伽在江南教化有所成就后,就来这里广弘佛法,济世救民。

  当时,在淮河下游,除楚州外,泗州也是盛极一时的城市。这里地处汴河入淮之口,为黄河、淮水、长江三水的中转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 之称,但地势较低,周围湖泊纵横,水患频繁。于是,僧伽又到泗州弘法济民, “就信义坊居人乞地”建寺,作为弘法度民的基地。僧伽何时到泗州,前人都未明确记载。《僧伽传》仅云:“初,将弟子慧俨同至临淮”。据蔡相烽先生考证,慧俨于圣历元年(698)曾参与武则天朝最重要的《华严经》重译,担任审覆证义工作。① 而《华严经》新本翻译直至圣历二年(699)十月才完成。② 所以,僧伽和慧俨到达泗州的时间应在圣历二年十月以后。如同楚州一样,泗州也流传着僧伽治水的神话,并把大禹治水的故事搬到僧伽身上,演化为“泗州大圣收水怪”等故事。③ 这些神话也应当是僧伽在当地治水救民、造福一方的反映。

  4.享誉京师时期(708—710)。这一时期僧伽被唐中宗遣使迎入京师长安,先在皇宫内道场供养,“号称国师,帝及百官执弟子礼欤”,④ 受到皇室的尊崇。后僧伽因病出居荐福寺,直到去世。僧伽何时被恭迎人京, 《僧伽传》只记载“中宗孝和帝景龙二年(708)遣使诏赴内道场”,未明确具体时间。唐中宗恭迎僧伽进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雨解旱。《太平广记》记载,中宗向僧伽请求道:“京畿无雨,已是数月,愿师慈悲,解朕忧迫!”僧伽“乃将瓶水泛洒,俄顷阴云骤起,甘雨大降。”此事在李邕《普光王寺碑》中也有记载:“德水五瓶,沾濡紫极,甘露一斗,福润苍生。乃请寺名,仍依佛号。中宗皇帝以照字犯讳,光字从权,亲睹御书,宠题宝额,垂露落于天上,飞翰传于国中。”可见实有其事。正因为降得大雨,中宗才应僧伽之请,御笔亲书寺额赐给临淮普照王寺,因“照”字犯武则天名讳,而改为普光王寺。但在僧伽进京之前,中宗已命华严宗三祖法藏法师求过一次雨。据唐末新罗国侍讲兼翰林学士崔致远所撰《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第八科记载,中宗“中夏悯雨,命藏集百法师于荐福寺以法祷之”,一连祷告了七日七夜,方求得大雨。⑤ 之后又数月无雨,中宗方迎僧伽人京。由此推断,僧伽奉诏进京最早当在法藏中夏求雨之后。

  关于僧伽去世的时间,古代典籍记载不尽相同,《钦定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景德传灯录》记载为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大师示灭”,⑥ 而《钦定四库全书》中《文苑英华》收录的李邕《普光王寺碑》则记载为“以景龙四年三月二日,端坐弃代于京荐福寺”,⑦ 《太平广记》和宋《高僧传》也均记载为景龙四年三月二日。 《文苑英华》是由李叻等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至雍熙三年(986)编纂成的。《太平广记》稍早于《文苑英华》,宋《高僧传》则与其同时编纂,而《景德传灯录》撰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在《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宋《高僧传》之后。李邕是僧伽同时代人,据《新唐书·李邕传》记载,他在唐中宗朝做过官,⑧应当熟知僧伽的事迹,《普光王寺碑》又写在僧伽去世后不久,所记当不会有错,有趣的是《钦定四库全书》中的《李北海集》所收录的《普光王寺碑》,却把僧伽去世时间记为“景龙三年三月三日”。⑨ 此本《李北海集》乃清乾隆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为明崇祯年间无锡曹荃刻本,而《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宋《高僧传》都是奉宋太宗之命而编,其可靠度当然远远高于私家藏本。笔者怀疑此本《李北海集》刊印时可能受了《景德传灯录》的影响,改动了僧伽去世的时间。蔡相焯先生据此考证僧伽去世为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并言景龙年号仅三年① ,有误。查《旧唐书》卷七之《本纪第七》《中宗 睿宗》,唐中宗死于景龙四年六月,唐睿宗七月即位后才改年号为景云,故僧伽去世应以景龙四年三月二日为准。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