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四大危机及其转型发展的方向

时间:2019-12-31 21:41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作者:程恭让 朱玉盛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当今时代佛教文化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 不仅是佛教界和学术界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许多社会人士在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摘要】:当今时代佛教文化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 不仅是佛教界和学术界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许多社会人士在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存在过度商业化、心灵鸡汤化、神秘主义因素依然严重及原教旨主义思想倾向正在抬头等四大危机。最后分析认为,三宝信仰、四众制度、全民共有及法界共享这些方向是当代中国佛教转型发展必须把握好的重要建设方向。

  关键词:当代中国佛教文化 原教旨主义 转型发展 人间怫教


  当前不仅在许多专业人士那里,甚至也在许多社会人士心里,都有一个佛教发展方向的大疑问在。我们认为佛教现代化不管未来如何进行,要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失去清净性和神圣性。过去很多人把佛教窄化成了僧团佛教,其实佛教信仰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三宝信仰;二、四众弟子制度;三、全民享有,法界共建。我们由于历史及文化的原因,基本上把佛教窄化成了“三宝信仰”,今后佛教转型发展的艰难出路,应该是:确保僧团的纯净,建设四众的制度。百年以来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这大体是我们近3O年思考、研究中国佛教发展方向问题的一些结论性想法。

  一、当前中国佛教文化面临四大危机

  首先要声明,这里谈的“中国佛教” 是从总体和宏观的角度谈的中国佛教,我们所观察和着眼的中国佛教,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中国佛教”,不是哪一个群体的“中国佛教”, 自然更不是哪个个人的“中国佛教”。所谓“中国佛教” 的概念,包涵了思想、观念、实践、制度、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成分,既包括大师、大德、名家、硕德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佛教,也包括无数信徒、无数无名之辈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佛教,也就是说在本文所提出的“中国佛教” 概念里,含摄了通常所谓“精英”及“大众”两个层面的佛教。这里所谓的“中国佛教”,还不仅是那些被称为“信徒” 的信者心目中的佛教,甚至也还包括那些不一定信仰佛教、但却对佛教怀有兴趣的一般社会人士所思所想所议所说的佛教。

  所以,简单言之,这里说的“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前中国佛教文化的代名词,这是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界说的“中国佛教”。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得不说,也不殚于坦白承认:在当前的中国佛教或中国佛教文化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或者说面临诸多的危机、挑战。过去我们说到过三大危机,今天要补充一下,这里谈当前中国佛教或者说当前中国佛教文化面临的危机,我们以为主要是以下四大危机:第一是过度商业化的危机;第二是心灵鸡汤化的危机;第三是神秘主义因素依然严重的危机;第四是原教旨主义倾向正在孕育、发展的危机。

  佛教的存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系统,因此长期累积的不良社会共业,势必也反映到今日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前一段时间明贤法师等一大批教界、学界人士,以联署方式来抗议社会上一些人对佛教的诽谤,让人感觉到我们社会上的佛教文化有觉醒的趋势,有主体性自觉的趋势,这点委实可喜可贺。不过,谤佛问题的另一面却值得我们深思:之所以出现那么多越过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的对佛教的诽谤,难道不正说明我们当代的佛教文化本身还有问题值得我们予以批判和反省?所有的问题,最后都归结为佛教发展的“方向” 的问题。所以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出发点:从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看当代中国佛教转型发展的方向。

  二、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

  我们当然可以罗列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例如因果报应、四谛法轮、三法印、十二缘生等等许多学说、思想,都可作为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来看。不过我们认为应当设法在传统佛教中,着力寻找、建构那些比较本真、比较抽象、比较一般、也比较通用的理论、实践或制度,作为佛教信仰中带有本质性、规律性、普遍性及原则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应该同时对于我们今后继续发展、创新佛教的思想、信仰,具有规范、促进和引导的意义。因此,正是基于这样的角度,我们将三宝信仰、四众弟子制度、人类共有及法界共享这三个层次作为我们所理解的佛教信仰的基本内涵。

  首先,三宝信仰是每一个佛教徒都耳熟能详的内容,因为这是作为信徒每天早晚课都要重复的内容,也是一般寺院、道场佛教教育的基本侧重点。甚至,在一些道场和团体中,这已是佛教信仰、佛教教育的全部内容。佛如宝,法如宝,僧如宝,所以称为“三宝”。“宝”这个字,梵文ratna,字面是珠宝之义,表示作为伟大觉者的佛陀,作为佛陀所觉的法即普遍的宇宙真理,作为真善美圣神的体现的清净圣者团队,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为汉、藏两地佛教共尊的《宝性论》,以七金刚句(七大范畴)概括佛法思想体系, 其中前三个金刚句就是佛、法、僧三宝,三宝信仰对于佛教思想信仰的基础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佛陀制定的有关四众弟子的思想和制度,是佛教思想、信仰中另一项最重要及最有深远意义的内容。四众,即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简要言之,即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也有开四众为七众的,即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不过七众的说法也同样归结为出家、在家二众,本质上与四众一致。四众制度的精要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它说明了无论男性、女性,在家、出家,都是佛陀的弟子;其次,它为僧团以外遍布社会各界的在家信徒的规范与管理,作出了制度化的表率。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佛陀每一出场,常有四众弟子亮相,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围绕佛陀身边的,既有比丘团也有菩萨众,这样的经典表法,本质上都是在彰显四众弟子制度是佛教的一项根本制度。在堪称佛陀晚年传记作品的《大涅椠经》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佛陀说:

  “如果我的比丘们没有成长为聪明睿智、训练有素、自信无畏、博学多闻、能够持法、按照法随法践行、按照正确的路径践行、随法而行动的弟子们,我将不会涅粱;如果我的比丘尼们没有成长为聪明睿智、训练有素、自信无畏、博学多闻、能够持法、按照法随法践行、按照正确的路径践行、随法而行动的弟子们,我将不会涅粱;如果我的优婆塞们没有成长为聪明睿智、训练有素、自信无畏、博学多闻、能够持法、按照法随法践行、按照正确的路径践行、随法而行动的弟子们,我将不会涅榘;如果我的优婆夷们没有成长为聪明睿智、训练有素、自信无畏、博学多闻、能够持法、按照法随法践行、按照正确的路径践行、随法而行动的弟子们,我将不会涅巢。” ②

  我们看到,佛陀心目中对于“四众弟子”法身慧命的成长,给予了同等的关怀和希望,这是经典中关于四众弟子问题最重要的表述,它毫无异议地证明:我们佛陀留下来的佛教信仰和制度,理当是四众弟子共享和共建的制度。

  其三,根据佛教义理,佛教信仰是人类共有、法界共享的思想信仰。佛教的思想信仰从来就不是特定族群的思想信仰,而是全体人类的思想信仰;佛教的思想信仰甚至不仅仅是全体人类的思想信仰,而且是全体法界及全体众生的信仰。破除人类的族群隔阂,阶层隔离,地域隔阂,文化隔阂,性别隔阂,甚至破除人类为宇宙中心这一人类集体自我中心主义的迷思,应该是佛教思想、信仰中最为深奥的内容。原始佛教经典中对于种姓制度的批评和放弃,是作为人类伟大觉者的释迦牟尼佛所倡导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方面,而觉知“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则是这位觉者所觉的内容的深度层面及广度层面。今天,佛教这种思想、信仰已经受到多重冲击,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指出:从佛教义理上讲,人类共有、法界共享的思想、信仰,是佛教思想、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三者一起,构成佛教思想、信仰的完整体系。如果我们只取其中一个方面,认为唯有它代表佛教思想、信仰的本质内容,对于佛教思想、信仰的完整性、全面性,就不免有所委曲;如果我们在三个层面中加以虚妄分别,一定要在三个层面中分个高低上下,那也非常不妥。因为佛教智慧的本质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三、从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看当代中国佛教转型发展的方向

  了解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佛教作为人类宗教之一,同样必须随顺历史、文化、社会、人心的脚步,在随顺当中加以引导,在引导中适应、调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过程正是我们所谓的佛教的“转型” 和“发展”。正如部派的长老们曾经推动佛教向理论化、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进展,龙树菩萨推动空性正见的大规模的掘发、弘扬,六祖惠能大师的禅宗推动佛教更加贴近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当下生活。如果抛开许多成见,能够真正读懂佛教的经典,就会懂得诸佛菩萨圣者都是依据善巧方便智,设教、立乘、度众,《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经》诸多大乘经典,无不透过对佛陀本怀的省思,揭示佛教弘法度众须有善巧方便智慧这一重大思想义理。简略言之,善巧方便智就是与般若智不一不二的圣智,它侧重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生理、心理,是将人类导归佛陀无上正觉的智慧。一切佛菩萨圣者正是依据其内在的善巧方便智,才得以推动佛教不断活化慧命,延续慧命,与时俱进,落地生根,从而推动了佛教的不断调整、适应、革新及发展。

  人们可以质疑一个人所具有的方便智慧是不是真正的方便智慧,但是不可不知道一切圣贤皆有方便智,一切行者、学者,亦皆学行这种方便智。鉴往可以知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尝试在这里阐述一下对当代中国佛教转型发展方向的看法。

  (一) 坚持三宝信仰,净化三宝信仰

  我们认为坚持三宝信仰传统是基于对于佛教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也是今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必须长期持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三宝信仰,其中一个关键是维护僧宝信仰和僧团制度。审视今日中国佛教的现状,必须客观地指出:中国佛教长期坚守三宝信仰及僧宝信仰传统,直至今天仍然可以说最广大的佛教徒群体,都把自己的信仰和福德增上紧密地关联于僧宝那无须分析和思考的“福田”性质上,因此关键并不在于这一信仰传统能否得以维系,而是这一信仰传统能否实质性地、不变质地真正得以维系,以及在当代及今后的中国社会,这一信仰传统及制度建构是否能够发挥真正引领信仰及社会的正能量作用,这一切其实可能基本上取决于今日僧团自身的角色省思、精进办道。

  (二) 建构合理的四众弟子制度,充分发挥广大信众的信仰主体性、自觉性

  如前已言,无论是基于一般的观察,或是基于严肃的学术研究,都可以看到:四众弟子制度由佛陀亲制、亲宣,可以说是佛陀设立的一项事关佛教前途、命运的根本制度。

  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已经与传统社会大相径庭。如今,平等与尊严的理念已经成为流行理念,国民教育已经在全中国范围普及、也在世界大范围内普及,人民群众文化水准普遍提高,一般社会人士佛学知识水平及获取佛学知识的渠道,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而当前网络的体系化不仅使得佛学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更加便捷,也必将促进居士佛教教育及社会佛教教育在理念及实践上的飞跃发展,近期中国大陆佛教中如道法法师、杨新宇、蒋劲松等先生推动的大众阅藏运动,就是在网络时代推动在家信徒佛学教育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星云大师创办的宜兴大觉寺云湖书院、扬州文化书院,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开展的针对现代社会弘法人才的培养工作,宗性法师在成都文殊院多年持之以恒地从事的社会信徒教育工作,真广法师创办的保定大佛光寺道安书院,慧仁法师在杭州潮音禅院的唯识学研修班等,都高度重视佛教经典学习和佛教社会教育,对于推动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居士佛教教育及佛教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意义。

  总之,我们认为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建立更为合理的四众弟子制度,确立每一位普通佛教徒的信仰主体性与自觉性,建立广大信众合法合规的组织体系,探索建立佛教联系社会的渠道和功能,已经不仅就佛教思想信仰的内在传统而言,而且就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治理而言,也都愈来愈具有必要性、迫切性、现实性及可能性。

  (三) 构建全体法界共享的佛教

  佛教的世界观,是六道升降的世界观,是四圣六凡十法界的世界观,是四生九有一切众生的世界观,是因陀罗网重重无尽的世界观。佛教的特殊世界观与佛教的特殊智慧相对应。佛教的特殊世界观向内引申,就是佛教的特殊智慧;佛教的特殊智慧向外推出,也就是佛教独有的世界观体系。根据教这一世界观体系,我们既有重视此时、此地、此人的视角与立场,也有超越时空,关照到悠远、无限以及整体的角度和考量。所以不重视以人为本,不重视人类的尊严、价值及其殊胜性,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佛教世界观;但是若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导致绝对的非鬼神主义的立场,也显然不符合佛教世界观的正解。

  在佛经中佛陀对全法界的众生说法,并非仅仅对人类说法,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是同样是在佛经里,佛陀必定最后生选择托生于人道,要在殊胜的特殊的人道,完成他的觉悟之旅。所以,佛教不仅是精英人群的佛教,也是普罗大众的佛教;佛教不仅是特定阶层的佛教,也是全体社会的佛教;佛教不仅是印度的佛教、中国的佛教,也是全人类的佛教;佛教不仅是全体人类的佛教,还是全体法界的佛教。

  百年以来从太虚大师所倡导到星云大师所实现的现代人间佛教,在“纠偏” 的意义上,已经纠正了汉传佛教元明清以来不重人道、偏重天道及鬼道的弊端;在“显正” 的意义上, 已经高度关怀佛教的普及化、社会化、大众化,今后百尺竿头,需要更进一步,建立全体人类共有、全体法界共享的佛教,自始至终都应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信仰,所以也应当自始至终都是当代及今后中国佛教转型发展需要精勤努力的建设方向。

  注释:

  ① 《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第31册,No.161,第821页上。

  ② 参见《长阿含经》之《游行经》如下一段:“如来今者未取涅椠,须我诸比丘集,又能自调,勇捍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若有异论,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变,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大正藏》第1册,No.0001,第15页下。文中的引用则是我们根据南传大藏经长部《大涅粜经》新译的译文。

  ① 参见程恭让:《论人间佛教的历史必然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l0期。

  作者简介:程恭让,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朱玉盛,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四大危机及其转型发展的方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