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论鲁迅《野草》的终极关切与佛教文化(3)

时间:2019-12-31 21:41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     作者:任传印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鲁迅与佛教文化有复杂深厚的渊源,以“了生死”为本怀的佛教对鲁迅的终极关切具有深入持久的影响,这在代表鲁迅哲学的散文诗《野草》中体现最为明显。

  三、甘苦离合:两者的异同辨析

  在把握佛教的终极关切、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联、《野草》的终极关切等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三者并置统观,考察佛教与《野草》在终极关切层面的异同。

  首先,就生命困惑而言,《野草》通过诸多审美形象所呈现的苦感体验与佛教苦谛相契。[26]在原始佛典《阿含经》中,佛陀将人生之苦归纳为三:一是“苦苦”,即纯粹的苦,如老、病、死等;二是“坏苦”,即快乐幸福被破坏或失去后产生的没落与不满等;三是“行苦”,即身心的一切活动变易无常,是根本之苦。[4]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指出苦谛有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八种,要言之则是五盛阴苦。[27]再看《野草》《题辞》中涌动着吞噬野草的地火;《秋夜》写四季轮转与小青虫的老去;《影的告别》写黑暗和虚空;《希望》感叹青春逝去与自我苍老;《好的故事》写好故事化为碎影;《过客》隐隐勾勒出坟地;《墓碣文》写心灵本味不可捕捉;《立论》说人生无论期待如何,死亡总是底色;《死后》写被人摆布之苦;《这样的战士》说战士终将衰老寿终;《腊叶》写病叶的斑斓只在极短时间中相对;《淡淡的血痕中》写到天地变异、生物衰亡、废墟荒坟;《一觉》写机件搏击激发生死觉受等。1925 年3月,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28]同年5 月,他在《“碰壁”之后》中说:“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29]这写于《野草》创作期间,两者苦感之相通应非偶然。同时需要指出,作为佛教苦谛的焦点,病苦与死苦可谓《野草》之“根”,它深沉延展,抵达终极境遇。谭桂林说:“在现代文学史上,也许很难找到一部作品像《野草》这样对死亡主题具有特别的兴趣与独到的体验。”[30]这种兴趣和体验可能与鲁迅的病苦直接相关,在根本上亦与佛教苦谛共鸣,体现出强烈的生命自觉。

  从知行关系的角度说,人们对生命困惑的探究直接影响到终极关切的践履与意义的生成。佛陀能够从苦谛开出修行道路与解脱境界,集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佛陀在深度禅定中对苦受的洞观,以人之贪、嗔、痴三种习气为根本因由,贪即占有欲,嗔是仇恨、毒害、嫉妒等心理活动,痴是不具备缘起性空和善恶因果等如法知见。[4]谭桂林指出,清末民初的佛教文学与启蒙思潮在心识改造方面具有共性,鲁迅的启蒙立场及其对心性的关注亦受此影响。[31]这启示我们看到,《野草》不仅在苦感层面与佛教有深沉的共鸣,其对苦惑的剖析亦有佛教集谛的影迹,如《复仇》写看客的虐人习气;《风筝》写忏悔往昔之糊涂;《墓碣文》强调对心灵本味的探求;《立论》针砭人们不敢面对死亡,其实是无明和贪欲作祟;《狗的驳诘》更为凝练鲜明,通过动物与人的对话进行心理透视,指出人有深重的分别心,佛教之“分别心”是五蕴中想蕴的内容,主要是因无明而生的执著。[32]不过,相对于《野草》与苦谛的深度契合,鲁迅主要从现代“立人”与理性立场吸纳集谛,如心性分析、国民性改造等。至文学艺术 任传印:论鲁迅《野草》的终极关切与佛教文化于因缘果报、生死流转等信仰内容,因与现代科学导向不同而被搁置,这个分歧使鲁迅在佛教之外另辟蹊径⑧,开出 “反抗绝望”与现代自由意志,就此而言,鲁迅的研佛有鲜明的现代文化自觉。

  对鲁迅的这种自由意志,王乾坤有深刻的洞见:“他在好些地方直逼这种生存论荒诞:所有的人都在靠希望生活,但希望是不可靠的,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坟’,没有最后的胜利可言。”[33]因为没有最后的胜利及确然目标,过客的前行才如此悲壮,而且心有迷惘;战士辗转于无物之阵,亦难免衰老寿终。1925年3 月,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总结起来,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28] 1926 年6 月,他在致李秉中的信中说:“其实呢,我自己尚且寻不着头路,怎么指导别人。这些哲学式的事情,我现在不很想它了,近来想做的事,非常之小, 仍然是发点议论,印点关于文学的书。”[20]与袭来的苦闷捣乱,在寻不着头路的情况下做点平实事情,这是对荒诞处境的自明,也是在消解希望中创造意义,即“反抗绝望”。由此可悟,野草、过客皆是富有张力的审美意象,即“野草”很“野”,如过客在荒诞处境中勇毅探索;同时“野草”是“草”,因为过客已体力不足,而且心有迷惘。

  如何宏观把握这种“野草”式的“反抗绝望”与佛教信仰的基本关联及差异?谭桂林认为,鲁迅在《野草》中依照佛学义理来体验和证悟死亡的意义。[30]

  哈迎飞认为,《野草》展示的是鲁迅从苦到空又从空到有的澄明之旅,与佛教参禅的过程相通。[26]汪卫东认为,《野草》的心路历程、运思方式与佛家相契,最后证得“无我”。[23]笔者认为,面对充满苦感和荒诞的人生,佛陀以禅定修持观照万法无常的实相,确认因缘法、因果法的真实性以及生死流转等基本内容,进而确认集谛的真实性,然后以三学、六度等方法出迷妄,得解脱。就此而言,面对坟地,佛家有明确的道路和意义建构,彰显其自由意志。两相比较,《野草》也同样“大死一番”,不过主体在自由意志方面别立新宗,以具有现代意识的、立足当下的反抗精神直面此在世界的荒诞,不断超克包括自身在内的人世间生命的匮乏、孱弱、虚伪、恐惧、愚痴、死灭等“黑暗”,以深沉有力的意义祈向打开无限可能。因此有学者说:“鲁迅是在与以往的大哲同样的层次上思考生命之谜,但他给出的是不同于儒家、道家、佛家和基督教的思想范式和生命类型。”[22]

  由此可知,苦感相通而超越不同,这是《野草》的“反抗绝望”与佛教信仰的基本异同。具体而言,反抗意志以现代悲壮的生存践履探求真与善,佛教修持以悲智信仰体证真善美。同时需要补充,因为鲁迅曾深入研佛,佛教悲智体验与现代审美亦有会通可能[34],因此两者还有更为深入和微细的关联。前文已述,鲁迅的研佛立场深具现代理性自觉,涉及华严宗、法相唯识学、般若经典、三论宗、高僧传记等诸多门类,以先生的禀赋和学养,他固然可以在“真空”与“妙有”之间融和对话,同时不排除上述门类在思维方式、生命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佛教的“妙有”路向可能与生命主体意志共同强化着“大我”的存在觉受,特别可能与“超人”哲学呼应。如《墓碣文》之“本味何能知?”与“本味何由知?”,并未以缘起论视角完全否认本味的实存,而是强调本味之难知,因此主体的苦感很浓,荒诞甚剧,反抗也更勇。与此同时,“真空”路向则以“无我”的般若智慧启示主体遣荡上述苦感觉受,使之在壮美体验中获得心灵解放。此外,僧传的影响不可忽视,无论是主体真诚地潜入人性深渊,还是借用包括佛教精神在内的多种资源抗争荒诞,高僧坚毅、勇猛、虔诚的人格当有支援作用[1]。

  如何诠释《野草》这种有无相生的自由意志?谭桂林说:“这种融消极与积极、绝望与希望、沉坠与昂扬二极人格于一体的人生态度无疑是来自佛学的启示。”[30]哈迎飞指出,鲁迅在尼采的勇猛意志和佛教的深邃冷静之间保持着适当的张力。[25]汪卫东认为,《颓败线的颤动》是《野草》人生矛盾体验的高峰,而且在此超越矛盾纠缠。[35]笔者认为,《野草》审美形象蕴含的生命体验不仅是流变的[23],同时具有立体多重意蕴,如《这样的战士》写战士决然抗争,但亦有荒谬苦感,或许此前老妇人的“合并”“尽走”尚未完全穿越苦谛,但无疑正在探索与生成。写于最末的《题辞》中,“我”再次将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等二元世界统合,这是与佛教中道智慧相通的高峰体验?抑或是别有洞天的意义创造⑨?笔者认为,这仍是现代文学中具有谜案性质的开放性议题,期待学界继续探讨。

  综上而言,鲁迅对佛典的深入研习深刻影响了其终极关切与创作。《野草》对人生苦的觉受与佛教苦谛有深度契合,不过鲁迅并未导向信仰修证,而是以现代“立人”立场吸纳集谛,开出悲壮与智慧的“反抗绝望”之路,这种路径可能从不同维度受到了佛教华严宗、法相唯识学、般若智慧、三论宗等派别的影响。至于《野草》终极关切具体的自由意涵,笔者认为仍是仁智互见的开放性议题。

  众所周知,终极关切的失落与重建是现代国人的精神之劫,亦是睡狮醒来的机缘,从这个视角考释、辨析鲁迅《野草》与佛教文化的关联及异同,也就意味着探索包括佛教资源在内的传统终极关切与现代社会对话的必要与可能。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无意、同时也很难由此对佛陀之教与过客之行做出学理上的价值判断,王乾坤说:“如何评价各种文化形态关于终极的思考,如何理解各个民族与神相遇的中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22](72)复杂诚然,其实也不必。无论是源远流长的佛教圣者,还是别立新宗的文学巨擘,他们都在这个本无方向的世上镌刻着独特的足迹,其跨越时空所构成的精神高地,构成以宇宙人生为背景的心灵对话,对我们这个历史悠久且亟待和合创新的民族来说,不妨先宽怀静观与味象涵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