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千古之一人”:玄奘大师

时间:2019-12-31 22:0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彭瑞花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梁启超誉玄奘大师为“千古之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玄奘大师 “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

 

  今年是玄奘大师示寂1354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五)是他的示寂日,佛教界举行了纪念活动:玄奘大师曾经住持并在其译经的西安大慈恩寺举行了庄严的纪念法会,表达了对这位中国佛教史上重要人物的缅怀和景仰;安奉有玄奘大师舍利的成都文殊院,举行了瞻仰法会。此前,西安归元玄奘文化促进会成立。文艺界也在筹备另一部讲述玄奘西行的电影,近日,影片《西域记·玄奘》正在进行开拍前的准备。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玄奘”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人们熟悉的是《西游记》中的那个“唐僧”。《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经典的力量勿庸置疑。但自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以来,一个阴柔懦弱的唐僧形象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在人们津津乐道于孙悟空的时候,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却被扭曲、被误读。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真实的玄奘大师越走越远,逐渐离开了中国人的视线,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梁启超誉玄奘大师为“千古之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玄奘大师 “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那么,玄奘大师为什么要西行取经,过程中遭遇了怎样的磨难,他求得了哪些佛教经论,回国后又作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可以从史料当中进行一些了解,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大师。

  幼年出家,究心佛教

  玄奘俗姓陈,出生于公元602年,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来因家庭变故在洛阳踏入佛门,从此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612年,隋朝选拔僧人,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而被破格剃度,成为一名僧人。由于玄奘记忆力超群,对佛经的见解独到,他的才华很快传遍洛阳。公元618年,玄奘到达长安,并从长安出发开始了7年的游学生涯,遍访高僧,勤奋修学各种佛教典籍。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600多年的时间,但传入的佛经并不齐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所曲解,对佛法的误读也是司空见惯。佛的本性是什么?佛法的真谛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当时的典籍中没有答案,高僧的解释也没法让玄奘信服。带着这些源于灵魂深处的迷茫,玄奘在公元625年结束了游学生涯回到长安。

  在长安,玄奘遇到了一位名叫波颇的印度高僧,得知在遥远的印度有一个名叫那烂陀寺的地方,寺里有一位叫戒贤的佛学大师,或许能够解答他内心的疑惑。从波颇身上,玄奘感受到了印度佛学的智慧,佛学发源地的魅力。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寻求真正的佛法,玄奘立誓要西行求法。

  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上书朝廷请求西行,不料遭到朝廷的拒绝。原因在于,当时游牧的突厥人常常南下进攻大唐,威胁长安的安全,唐太宗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实行禁关政策。公元627年秋,长安发生自然灾害,朝廷允许百姓外出求生,玄奘便趁此机会离开长安,开始西行之旅。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