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 > 正文

丝绸之路青海道佛教文化交流功能述略

时间:2019-12-31 21:42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作者:李健胜 宋义岳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借青海道取经、传教的高僧有法显、宋云、阉那崛多等。在佛教传播史上,青海道曾发挥过较为重要的桥梁作用,青海道沿线也是重要的佛教文化流布之地,这都说明青海道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摘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域僧侣多假诸青海道南部干线河南道到达益州、建康等地,南朝僧人也借此道前往西域求法,经青海湖西南,至白兰羌故地,然后由此南下,经今青海果洛、玉树,至今西藏境,再南下至佛国天竺的道路颇为引人注目。借青海道取经、传教的高僧有法显、宋云、阉那崛多等。在佛教传播史上,青海道曾发挥过较为重要的桥梁作用,青海道沿线也是重要的佛教文化流布之地,这都说明青海道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青海道;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东传过程中,丝绸之路曾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诸多高僧大德沿着丝路东来西往,造就了佛教文化在中土的繁盛。期间,一些西域僧侣曾借青海道南下益州、建康传播佛法,也有一些中原僧人经青海道至天竺取经,青海道因此发挥过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功能。

  三国时期,已有西域僧人至中原传教,他们大多借道河西,甚少有经青海道东来的记述。后秦弘治二年(400年),高僧法显前往天竺求经,“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镇。[1]“度陇”即翻越陇关;“乾 国”指乞伏乾归之西秦;“耨檀国”,为南凉秃发傅檀之域,时立都于今青海乐都;“养楼山”,指今扁都口一带所在的祁连山脉东段。法显的行程是经由秦陇南道西行[2],沿湟中道东段至西平(今西宁),从此北上至张掖的丝道前往西域的。

  据《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记载,东晋时期的僧人敦煌人单道开,“从西平来,一13行七百里,其一沙弥年十四,行亦及之。至秦州,表送到邺,季龙令佛图澄与语,不能屈也。” 单道开东来的路线应当是从敦煌至张掖,沿张掖至西平的丝道向东沿湟中道、秦陇南道至秦州。

  魏晋时期,作为建康(今南京)、益州(今成都)与西域交往的中继站,吐谷浑在佛法东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西域僧侣多假诸青海道南部干线河南道到达益州、建康等地,南朝僧人也借此道前往西域求法。[4]吐谷浑一方面受到佛国高昌等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南朝影响,形成了自己的佛教文化。[5]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僧人昙无竭“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共赍幡盖供养之具,发迹北土,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障气千重,层冰万里,下有大江,流急若箭。”[6]从行走路线看,昙无竭是借河南道北上,经羌中道至西域的。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天竺人僧伽跋摩“出自流沙,至于京邑。”[7] 他是借羌中道南下,再经河南道至益州,然后东行至建康的。据《续高僧传》卷三十《释明达传》,粟特僧人释明达“童稚出家严持斋戒。⋯ ⋯ 以梁天监初来自西戎,至于益部。”[8] 他的行走路线不甚明确,但“来自西戎”一语透露出他也可能是借青海道南下的。

  考古发现证实,今成都北面的岷江流域一带,在南朝齐、梁时期,是佛教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在历史上起着联接我国西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佛教文化的枢纽作用。[9]陈良伟先生把这条从成都向北偏西,经灌县鲤鱼沱、汉代紫坪摩崖遗址、蚕崖关(茶关)、汶川桃关、佛堂坝、姜维城、茂汶汶山县城、茂汶较场坝佛教造像遗址、松潘镇坪龙涸故城、尕里台草地、迭部县加阿卡古城、卡坝古城、然闹古城,抵白龙江的古道,称之为西蜀丝道松灌支道。[10]叩在这条丝道沿线,相继发现许多佛教遗址,如成都万佛寺遗址、灌县灵岩寺遗址、汶川佛堂坝遗址、汶川威师佛教造像遗址、茂汶较场坝遗址等,说明松灌丝道是西域向南朝输入佛教的重要线路。[11]

  在这条丝道上曾经行走过甚多求法传道的高僧大德。酒泉人慧览,“曾游西域,顶戴佛钵,仍于厨宾从达摩比丘谘受禅要⋯ ⋯览还至于填,复以戒法授彼方诸僧,后乃归。路由河南。河南吐谷浑慕延世子琼等,敬览德问,遣使并资财,令于蜀立左军寺,览即居之。”[12]可见,慧览是由于阗至吐谷浑,再从吐谷浑至蜀地的。他经由的路线大致应当是从于阗至且末、鄯善,东入青海柴达木盆地,再从青海湖南,经洮水至龙涸(今四川松潘),沿岷江而下至益州。慧览经吐谷浑时慕利延还在世,说明慧览当在445年~ 452年之问经过吐谷浑国的。[13]

  敦煌人道法曾“游成都,至王休之、费铿之,请为兴乐、香积二寺主。”[14]胡幽州黄龙人昙无竭“以宋永初元年,⋯ ⋯发迹北土,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人流沙,到高昌郡。”[l5]僧伽跋摩,“天竺人也。⋯⋯ 以宋元嘉十年,出自流沙,至于京邑。”[16] 冀州人慧叙“少出家,执节精峻。常游方而学,经行蜀之西界,为人所抄掠。常使牧羊,有商客信敬者,见而异之,疑是沙门,请问经义,无不综达,商人即以金赎之。既还袭染衣,笃学弥至。游历诸国,遁至南天竺界。”[17] 西海延水人法献“以宋元徽三年,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既到于阗,欲度葱岭。”[18] 上述僧人东行西走的路线均为同一条丝道,即由益州西出郫县经广阳(茂汶)、龙涸(松潘)而至吐谷浑,或从吐谷浑至龙涸、广阳至益州。至于慧教被赎后再去天竺,当从被掠的地方一一“蜀之西界”直人吐谷浑,经西域而至。[19]

  总之,经过青海道干线河南道,龟兹、于阗乃至更为遥远的葱岭以西诸佛教国家的佛牙、佛舍利、金锤龄像以及阿育王像、金箔像等各种石刻造像的蓝本,源源不断地沿着这条通道被传播到四川成都,在这里被改造、变容,最后形成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国化特点的佛教艺术作品。[20]。作为文化反馈,已经在中国扎根并且发展了的佛教“倒传西域”,吐谷浑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媒介,它把华言译为胡语,行于天竺,成为这条文化反馈路线的主导者。[21]

  二

  北魏时期,著名敦煌僧人宋云于神龟元年(518年)前往西域取经。据《洛阳伽蓝记》卷五《宋云家纪》,宋云一行“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22],宋云等人当从秦陇南道西行,经青海道东部干线湟中道至“赤岭”,“赤岭”即今青海日月山。从“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熳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23]。 越过日月山后,宋云等经青海湖南向西行,过共和切吉、乌兰茶卡一带的沙地,到达今都兰香日德。从宋云至此地的节令看,“到达古城香日德的时候已是立春、雨水、惊蛰之间,再加古城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南沿,这里的气温相对温和,故使惠生他们感到位于香日德的吐谷浑城暖于余处。”[24] 宋云一行从吐谷浑城向西三千五百里,到达鄯善城,从此处向西南行至天竺国。此次西行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25]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河西道畅通,东土取经者多从河西道至西域,再南下至天竺取经,青海道的佛教传播功能因之下降。不过,也有西域僧人借青海道东来传播佛法。据《续高僧传》卷二《阁那崛多传》记载,北印度犍陀罗国僧人阁那崛多曾至中土传教。阉那崛多一行十人“路由迦臂施国⋯⋯ 逾大雪山⋯ ⋯ 至默怛国⋯⋯又经渴罗椠陀及于阗等国。⋯⋯又达吐谷浑国,便至鄯州,于时即西魏后元年也。”[26]从行进路线看,阁那崛多一行从印度西北行,越帕米尔高原东行至今新疆南部,从于阗国借青海道西部干线羌中道至吐谷浑,然后经湟中道东进至长安。这位南朝陈、隋时期的译经高僧也将他东来传道的脚印留在了青海道。唐高宗永徽年间,新罗人玄太法师“取土蕃道,经泥波罗,到中印度。礼菩提树,详检经论。旋踵东土,行至土峪浑,逢道希法师,覆相引致,还向大觉寺。”[27] 说明玄太法师也曾借助唐蕃古道往来于印度与中土之间。

  当时,东土僧人也经青海道干线湟中道西去求法。经青海湖西南,至白兰羌故地,然后由此南下,经今青海果洛、玉树,至今西藏境,再南下至佛国天竺的道路颇为引人注目。《释迦方志·遗迹篇第四》记载,“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溅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溅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衡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咀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人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波罗国”。[28]

  总之,佛教传人中国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被学界视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学东渐,佛教对中国的信仰、语言、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产生过深刻影响。在佛教传播史上,青海道曾发挥过较为重要的桥梁作用,青海道沿线也是重要的佛教文化流布之地,这些现象都说明青海道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东晋)释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I-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2]李并成,马燕云.炳灵寺石窟与丝绸之路东段五条干道I-j].敦煌研究,2010,(2).

  [3](唐)房玄龄,等.艺术传[A].晋书·卷九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92.

  [4]郭盛.青海“河南道”佛教传播源流考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姚崇新.吐谷浑佛教论考[J].敦煌研究,2001,(1).

  [16][7][12][14][15][16][17][18](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I-M].北京:中华书局,1992.93;118;418;420;93;118;259;488.

  [8][26](唐)道宣撰.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66;I14.

  [9][20]霍巍,罗进勇.岷江上游新出南朝石刻造像及相关问题[J].四川I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10][l1]陈良伟.松灌丝道沿线的考古调查——丝绸之路河南道的一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6).

  [13]周伟洲.古青海路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19][21]吴焯.青海道述考EJ].西北民族研究,1992,(2).

  [22][23]-[25]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城北1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52.

  [24]朱世奎,程起骏.吐谷浑白兰地望新考[J1.青海社会科学,2008,(2).

  [27](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1M1.北京:中华书局,1988.43.

  [28](唐)道宣.释迦方志1M1.北京:中华书局,1983.14—15.

  作者简介:李健胜(1975一),男,土族,青海贵南人,历史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先秦史及思想文化史、青藏高原区域历史。丝绸之路青海道佛教文化交流功能述略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